百日,又稱「卒哭祭」,從這天起,我們就不能再為亡者哭泣,是時候讓生者與死者的時間,作個了結...


看預告因一句:「做七,說是幫死者祈福,不如說是提醒活著的人,他們已經離開了。」加上臺北電影節,本片獲得不錯的評價,深深打動我的心,讓我對本片充滿期待。
繼《父後七日》以詼諧方式看待後事,卻又滿滿描述對父親離開的思念;《百日告別》亦在探討生離死別的課題。惟這次是以最親近的愛人離開,另一半將如何面對著沒有他的日子。
導演以自己喪妻的經歷,投射於片中的每個細節裡。雖然步調很慢,但卻也表達著主角對喪偶的各樣情境,諸如選擇逃避、喪志頹廢、睹物思人,甚至蓄意自殘等。其中我最愛的一段,莫過於女主角帶著與已故未婚夫的蜜月計畫,隻身前往沖繩,去完成那段未完成的旅程。沒有太多對白,以每個景點的紀錄,隱含著對未婚夫的無言對話。


整體而言,故事敘述地很緩慢且沉重,從頭七.七五.四九.到百日,可能要有經歷過為親人或愛人辦後事,才能深刻感觸到各時期面對親人離世的不同感受。

arrow
arrow

    abaw05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